见习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
“‘中特估’和‘一带一路’是今年下半年两个最为主要的投资亮点,有很大的增长机会。”瑞银证券亚洲工业行业主管,中国研究部副总监徐宾在5月30日举办的瑞银媒体分享会上表示。
今年以来,“中特估”备受市场青睐,年内涨幅曾一度超过30%;“一带一路”也于2023年步入倡议提出的第十个年头。在徐宾看来,“中特估”叠加“一带一路”的建筑央企和铁路设备格外值得关注。
徐宾同时提到,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潜在年基建需求高达1.1万亿美元,为中国2022年基建支出的30%左右。我国资本品出口、工程机械出口等均从中获益良多。
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基建需求1.1万亿美元
2023年,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正式迈入十周年。十年间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成效显著。
世界银行预计,到2030年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、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,并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.8%至9.7%、全球贸易增长1.7%至6.2%。
截至2022年,中国企业在“一带一路”合作领域累计投资3980亿元,在当地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。2022年,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额的33%,而在2013年仅为25%。
2022年中欧班列共计运行1.6万班次,载货量达160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10%和11%;中国承包商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获得了850亿美元的收入和1300亿美元的新签合同,分别占海外整体的55%和51%。
2021年,中国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420亿美元,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46%。
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基建受益颇多。根据徐宾介绍,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潜在年基建需求高达1.1万亿美元,约为中国2022年基建支出的30%。乐观情景下,假设这些国家的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占GDP(国内生产总值)比例与中国相近(15%),则年需求更是将高达2万亿美元。
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基建需求庞大,但一些国家的政府收入却难以支撑基建项目投资。债务占收入比例较低和治理能力较强的国家,基建项目融资能力更强。而多数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总债务占GDP比例是其政府收入占GDP比例的2-3倍,这意味着,这些国家的政府收入不足以支撑基建项目投资,中国也有望在此类国家的基建中承担更大责任和发挥更多作用。
中国用于“一带一路”基建投资的资金,来自哪里?
徐宾介绍道,就直接项目贷款而言,商业银行的基建项目融资意愿可能较低,因此“一带一路”直接融资对政策性银行和多边发展银行依赖较大。
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来说,抖客网,中国的政策性银行一直是重要的基建融资来源,尤其是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。其中,中国进出口银行对“一带一路”更为重要,2019年其相关贷款余额约为国家开发银行的8倍,且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额度一半以上用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。
与此同时,得益于“一带一路”,过去十年中国资本品出口稳步提升,进口替代亦快速推进。“2015年时,国内自给率尚不足50%,而2025年多数产业的自给率预计将超90%。目前,中国的光伏、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网行业已由国内供应商主导。随着国产化推进,预计中国资本品将具备足够竞争力从而在全球市场内获得更多份额。”徐宾表示。
他预计,电池材料和工程机械可能成为未来几年表现最积极的出口行业,汽车出口也将在今年迅猛增长。
建筑央企和铁路设备值得重点关注
十年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谁将受益更多?
徐宾认为,中国全建筑供应链有望更多受益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所带来的潜在基建机会。
他提到,世界前250家国际承包商中有79家来自中国,约占这些承包商2021年总收入的28%。中国建筑企业在电力、供水和运输相关国际承包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。中国工程机械OEM厂商由于成本具有竞争力、价格具备吸引力、质量良好、销售网络完善且服务卓越。凭借其在中低端产品领域的强大竞争力,有望继续在新兴市场获得份额。
从投资角度来看,徐宾认为“一带一路”是今年非常重要的投资主题,而“中特估”也在年内大幅上涨。“一带一路”与“中特估”是今年下半年两个最为主要的投资亮点,二者因素叠加的建筑央企格外值得关注。
目前,基建板块被严重低估,建筑央企估值普遍偏低,后续伴随其财务状况、ROE(净资产收益率)的提升,估值将有所修复。
除了建筑央企,铁路设备同样兼具“中特估”和“一带一路”的特色,徐宾认为是不错的投资标的。一方面,今年铁运客运量大幅反弹;另一方面,高铁出口成为中国名片,随着更多高铁的出口,也将带动高铁设备、动车组出口的增加,铁路设备受益颇多。
此外,在徐宾看来,中东与中国有望进一步互惠互利,他将推动中国与中东国家开展更紧密合作的因素归纳为四点:一是战略合作开创大量贸易机会,二是中东人口结构对应互联网兴趣浓厚,三是中东投资能力强大,四是中东对基建关注较高。
具体来看,一方面,中国正在寻求多元化市场。中国占世界人口和GDP的比重均为18%,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商和出口商,全球前250强承包商中有79家来自中国,中国还拥有先进的5G技术,光伏产能和光伏产量在全球中的占比分别高达80-95%和75%-90%。
另一方面,中东正在加快可再生能源转型,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。中东在世界人口和GDP中的占比均为3%,全球超过半数的石油和约40%的天然气来自中东,中东的主权财富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高达4万亿美元,并积极投资中国A股市场和一级市场;与此同时,中东是中国最大的油气供应商;中东也是全球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,中东2022年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组件约达11GW,同比增长78%。
原标题:【瑞银证券徐宾:“中特估”和“一带一路”是下半年投资亮点】 内容摘要:见习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“‘中特估’和‘一带一路’是今年下半年两个最为主要的投资亮点,有很大的增长机会。”瑞银证券亚洲工业行业主管,中国研究部副总监徐宾在5月30日举办的瑞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zmt/231932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